《伤寒论类方》是清代中医方剂学的瑰宝,由徐大椿(又称徐灵胎)精心编纂。这部作品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面世,凝聚了徐大椿对《伤寒论》中方剂研究的智慧。他巧妙地将《伤寒论》中的方剂按照名称分类、排序,首先介绍方药的组成与服用方法,随后阐述主治功效,并附上个人按语。全书共四卷,收录了113个方剂,构成了一个系统的中医方剂宝库。
在前三卷中,徐大椿详细列举了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承气汤、泻心汤、白虎汤、五苓散、四逆汤等91个方剂。而第四卷则被命名为“杂法方类”,包含了22个独特的方剂。徐大椿在书中对方剂进行了精细的分类与研究,采用了“以方类证”的方法,既便于检索,又保留了《伤寒论》的原有精神,对中医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徐大椿(1693—1771),作为清代的杰出医学家,学识渊博,医术精湛,著有众多医学著作。他对《伤寒论》的研究尤为深入,认为其中的方剂“字字金科玉律,不可增减一字”,彰显了他对《伤寒论》的高度尊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