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本草》是元代医学家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老人)编撰的一部重要的中医本草学著作,成书于1248年(元定宗三年戊申)。全书共三卷,上卷为药性总论,中下两卷记载了242种药物。
药性总论:
五脏苦欲补泻药味:解释性味对五脏的影响。
脏腑泻火药:详细列出泻心火、肺火、肝火、脾火、肾火及小肠火、大肠火、胆火、胃火、膀胱火的具体药味。
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和用药心法:记录和承袭了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
海藏老人汤液本草:王好古本人的用药宜忌与方剂配伍的心得体会,包括“服药可慎”、“论药所生”、“论天地生物有厚薄堪用不堪用”、“气味生成流布”、“七方”、“十剂”等篇。
药物各论:
收集了242种药物,分为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虫九部。
每种药物详细叙述其气味、阴阳、良毒、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畏恶、炮制等,引用了《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论》《药性论》等文献,并采辑了张元素、李杲的论述。
特色与贡献
学术思想:王好古的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特别是其师张元素的脏腑议病和李杲的脾胃论,对他的影响尤深。
实用为主:该书综合了金元药理学说的主要成就,以实用为主旨,对研究金元医学和本草学史很有参考价值。
版本与传承
《汤液本草》现存版本较多,最早者为至元元年(1335年)刻本,常见者为《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四库全书》本。
哈佛大学收藏版
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汤液本草》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为研究中医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该版本不仅反映了明代中医儿科学的水平,也彰显了钱乙在这一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