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篇 春季篇
第二篇 夏季篇
第三篇 秋季篇
第四篇 冬季篇
第一篇 春季篇
乍暖还寒仍当“捂”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由于冷空气的活动,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有句谚语:“春天天气孩子脸,一天就会变三变”。说的是一
天之内天气会有急剧的变化。有时早晨还是旭日东升,春风送暖,中午或许阳光暴晒,气温骤升,但傍晚可能寒流突至,冷气逼人。这时如衣着单薄,容易感受春寒染病。
所以,古今养生都十分强调“春捂”,通俗地说,就是“春不忙减衣”。民间所谓“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寿亲养老新书》说:“早春宜保暖,衣服宜
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老老恒言》一书也说,春冻未消,上半身衣服可以略减无妨,下半身裤子、鞋子、袜子宁可穿得暖一点。
“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百岁医家孙思邈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明代医家汪绮石说:“春防风,又防寒。”如过早脱去棉衣,极易受寒,寒则伤肺,易发生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春天还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但染病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摄。不忙脱衣,“春捂”得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