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在历史上主要分为两个版本:
永乐正本:这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1403-1408年)主持编纂的原版,也称“永乐大典”。正本完成后存放在南京文渊阁东阁,后随明成祖迁都北京,存放于北京文楼。然而,正本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的宫中火灾中不幸焚毁,从此下落不明。
嘉靖副本:由于正本毁于火灾,明世宗嘉靖皇帝下令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新抄录副本,历时近6年,至隆庆元年(1567年)完成。副本完全按照正本的格式和内容摹写,是现存《永乐大典》的唯一版本。
目前,存世的《永乐大典》均为嘉靖副本,且数量稀少,仅存416册,散藏于世界各地的30多个机构和个人手中。
中国大陆及台湾:现存224册,主要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59册。美国:53册。英国:51册。德国:5册。越南:4册。爱尔兰:3册。
尽管《永乐大典》现存版本有限,但其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科技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现存副本的保存和传播,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中华文明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提醒我们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