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课程价值与课程目标
第一节 视力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康复需求…………………… 1
一、视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性特点 ……………………………………… 1
二、视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 3
三、视力残疾学生的康复需求 ………………………………………………… 10
第二节 综合康复课程的价值…………………………………………… 11
一、康复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 …………………………………………… 11
二、综合康复课程的价值 ……………………………………………………… 12
第三节 综合康复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13
一、课程目标 …………………………………………………………………… 13
二、课程内容 …………………………………………………………………… 14
第二章 认识初步
第一节 模块教学概述…………………………………………………… 16
一、教学意义 …………………………………………………………………… 16
二、教学目标 …………………………………………………………………… 17
三、主要教学内容 ……………………………………………………………… 17
四、教学注意事项 ……………………………………………………………… 18
第二节 建立基本概念…………………………………………………… 18
一、建立初步的自我概念 ……………………………………………………… 19
二、建立基本的时间概念 ……………………………………………………… 21
三、建立常用的量的概念 ……………………………………………………… 23
四、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 ……………………………………………………… 25
五、建立简单的形状概念 ……………………………………………………… 28
第三节 自我认知………………………………………………………… 30
一、掌握与自己相关的基本信息 ……………………………………………… 31
二、了解自身常见疾病的预防手段 …………………………………………… 33
三、认识自身的异常状况,学会表达不适感 ………………………………… 34
四、了解自身的优点、缺点及兴趣、特长,学会表达自己的爱好 ………… 35
五、能与他人愉快相处 ………………………………………………………… 37
第四节 熟悉周围生活…………………………………………………… 39
一、熟悉周围人群 ……………………………………………………………… 40
二、熟悉家庭、学校的环境和不同场所,并了解其功用 …………………… 41
三、认识交通工具,掌握基本交通常识 ……………………………………… 43
第五节 认识自然………………………………………………………… 45
一、认识常见的家禽、家畜 …………………………………………………… 46
二、认识常见的植物 …………………………………………………………… 47
三、认识常见的粮食、蔬菜、水果 …………………………………………… 48
四、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 ……………………………………………………… 51
五、具备初步的环保意识 ……………………………………………………… 54
第三章 视觉康复
第一节 模块教学概述…………………………………………………… 56
一、教学意义 …………………………………………………………………… 56
二、教学目标 …………………………………………………………………… 57
三、主要教学内容 ……………………………………………………………… 57
四、教学注意事项 ……………………………………………………………… 57
第二节 常见眼病的了解与护理………………………………………… 58
一、初步了解自身眼病的特点 ………………………………………………… 58
二、了解自身眼病的基本护理方法 …………………………………………… 61
第三节 辅具的适配和使用……………………………………………… 63
一、了解常用辅具的种类和特点 ……………………………………………… 63
二、掌握适合自己的辅具的使用方法 ………………………………………… 65
三、基本的辅具保养知识和保管方法 ………………………………………… 68
第四节 视觉功能………………………………………………………… 70
一、认识光、色、形 …………………………………………………………… 70
二、视觉辨别能力 ……………………………………………………………… 73
三、视觉记忆能力 ……………………………………………………………… 75
四、视觉联想能力 ……………………………………………………………… 77
五、视觉注意、固定注视、视觉辨别技能 …………………………………… 78
六、视觉搜寻、视觉跟踪、视觉追踪技能 …………………………………… 81
七、旁中心注视和眼球运动技能 ……………………………………………… 83
第四章 感知觉补偿
第一节 模块教学概述…………………………………………………… 87
一、教学意义 …………………………………………………………………… 87
二、教学目标 …………………………………………………………………… 88
三、主要教学内容 ……………………………………………………………… 88
四、教学注意事项 ……………………………………………………………… 88
第二节 听觉技能………………………………………………………… 89
一、学会利用听觉进行辨别 …………………………………………………… 89
二、学会利用听觉进行记忆 …………………………………………………… 92
三、学会利用听觉进行理解 …………………………………………………… 94
第三节 触觉技能………………………………………………………… 96
一、学会利用触觉进行辨别 …………………………………………………… 97
二、学会利用触觉进行记忆 …………………………………………………… 98
三、学会利用触觉进行理解 …………………………………………………… 101
第四节 嗅觉技能………………………………………………………… 103
一、学会利用嗅觉进行辨别 …………………………………………………… 104
二、学会利用嗅觉进行记忆 …………………………………………………… 106
三、学会利用嗅觉进行理解 …………………………………………………… 108
第五章 物理治疗
第一节 模块教学概述…………………………………………………… 110
一、教学意义 …………………………………………………………………… 110
二、教学目标 …………………………………………………………………… 111
三、主要教学内容 ……………………………………………………………… 111
四、教学注意事项 ……………………………………………………………… 112
第二节 姿势矫正………………………………………………………… 113
一、了解不良姿势对身体的影响,认识优美体态的重要性 ………………… 113
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采取正确的坐位、立位姿势 ……………………… 117
三、学习用正常步态和姿势行走 ……………………………………………… 119
四、了解自己的刻板行为,愿意参与刻板行为的矫正 ……………………… 124
第三节 粗大运动功能训练……………………………………………… 127
一、强化肌力和身体耐力 ……………………………………………………… 127
二、粗大运动能力训练 ………………………………………………………… 131
三、加强平衡和协调能力 ……………………………………………………… 135
四、感觉统合 …………………………………………………………………… 138
第四节 理疗……………………………………………………………… 143
一、缓解肌肉张力,提高肌肉收缩能力 ……………………………………… 143
二、缓解或消除疼痛,预防运动损伤 ………………………………………… 145
第六章 作业治疗
第一节 模块教学概述…………………………………………………… 147
一、教学意义 …………………………………………………………………… 147
二、教学目标 …………………………………………………………………… 148
三、主要教学内容 ……………………………………………………………… 148
四、教学注意事项 ……………………………………………………………… 148
第二节 上肢及手功能…………………………………………………… 149
一、强化上肢及手的肌力 ……………………………………………………… 149
二、提高双手精细动作能力 …………………………………………………… 151
三、改善双手灵活性和协调性 ………………………………………………… 154
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 156
第三节 日常生活技能 ………………………………………………… 157
一、基础性日常生活技能 ……………………………………………………… 157
二、工具性日常生活技能 ……………………………………………………… 163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168
四、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 171
五、生活策略 …………………………………………………………………… 173
六、安全常识 …………………………………………………………………… 176
第七章 心理健康
第一节 模块教学概述…………………………………………………… 180
一、教学意义 …………………………………………………………………… 180
二、教学目标 …………………………………………………………………… 180
三、主要教学内容 ……………………………………………………………… 181
四、教学注意事项 ……………………………………………………………… 181
第二节 心理健康模块教学主题和实施………………………………… 182
一、适应学校环境 ……………………………………………………………… 182
二、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 ……………………………………………………… 187
三、学习品质 …………………………………………………………………… 191
四、人际关系 …………………………………………………………………… 193
五、性别意识与性别认同 ……………………………………………………… 195
六、积极心理调适 ……………………………………………………………… 198
第八章 综合康复课程评价的实施与指导
第一节 综合康复课程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201
一、评价原则 …………………………………………………………………… 201
二、评价方法 …………………………………………………………………… 203
第二节 康复评估的目的和功能…………………………………………207
一、康复评估的目的 …………………………………………………………… 207
二、康复评估的功能 …………………………………………………………… 207
第三节 康复评估的工具…………………………………………………208
一、认识初步模块评估 ………………………………………………………… 209
二、视觉康复模块评估 ………………………………………………………… 209
三、感知觉补偿模块评估 ……………………………………………………… 210
四、物理治疗模块评估 ………………………………………………………… 210
五、作业治疗模块评估 ………………………………………………………… 210
六、心理健康模块评估 ………………………………………………………… 211
第九章 综合康复活动计划的制订
第一节 制订康复活动计划的意义……………………………………… 212
一、有助于实现综合康复课程的课程目标 …………………………………… 213
二、有助于加强综合康复课程资源体系的建设 ……………………………… 213
三、有利于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 213
第二节 康复活动计划的制订…………………………………………… 214
第十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一节 综合康复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 219
一、综合康复课程资源的内涵 ………………………………………………… 219
二、综合康复课程资源的外延 ………………………………………………… 219
第二节 综合康复课程资源的开发………………………………………220
一、综合康复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 221
二、综合康复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 221
第三节 综合康复课程资源的利用………………………………………222
一、综合康复课程资源利用的原则 …………………………………………… 222
二、综合康复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 223
附录:主要关节活动方法一览表(示例)
后记
请关注【51教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回复“密码”,获取密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