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教材在安徽省农业局的领导下,由安微省屯溪茶业学校负责主编。全书共分十二章,以讲投鲜叶的化学成分与制茶品质的关系为基础,系统地阐述我国各茶类的初制技术、鲜叶加工基本原理和各类毛茶加工、毛茶品质审评的方法,重点阐述了红茶、绿茶、黑茶、青茶四大茶类。各校在使用本教材时,除红、绿茶为必讲茶类外,其它茶类可根据各省茶叶生产的特点选择讲授。
编写人员的分工是:安徽省屯溪茶业学校郑文珍编写绪论、第三章、第六章、第九章;江西省婺源茶业学校詹成业编写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李常国编写第五章、第十章;安徽省屯溪茶业学校刘建平编写第一章、第二
章、第八章。
本教材初稿完成后,承蒙安徽省农业局王汉权、安微省徽州地区农业局张贵生、浙江省金华农校张月楼、安徽省屯溪茶厂周茂荣、江苏省句容县镇江地区农业大学陆中慧、安徽省屯溪实验茶场朱庸辅、安徽省屯溪茶校程家录、程维良、顾家雯、云南农业大学茶叶系陈发良等同志,参加定稿会议;福建省崇安茶场姚月明、安溪茶厂高有国、安徽农学院茶叶系陈慧春、湖南农学院茶叶系朱克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沈培和、安徽农学院茶叶系陈椽、安徽省祁门茶场陈纪良、屯溪茶厂洪峰、歙县茶厂余怡生等同志提出书面审读意见,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浙江、福建、湖南、贵州、江苏、上海等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1979年6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