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勤剪指甲勤洗头
【教学目标】
1、教育小朋友勤剪指甲常洗手
2、为什么要勤洗头人的头发是容易藏污垢的地方。头发的毛根周围有汗腺和皮脂腺,不停地分泌汗液和皮脂。这些分泌物和头皮屑以及落在头上的尘土混在一起成为泥垢,刺激头皮使人产生艦痒感。此外,头发不干净就给虱子提供了生存和繁殖的场所。
洗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中入己不勤洗头不是不要求每天都洗头,每周洗头一二次就可以了。
在使用洗发水前,先用温水冲洗头发,让头发和头皮充分湿润,让污垢溶解于水中,头发更容易清洁。不要用很热的水洗头,热水会对头皮造成伤害。将洗发水倒在掌心后涂抹到头发上,加入一点温水,轻轻按摩,揉搓发根及头皮,至产生丰富的泡沫,待全部探搓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切忌将洗发水直接倒在头皮上,造成局部浓度过高,不易洗净,久而久之还会损害头皮。
需要提醒的是,洗头时,不要用指甲抓头皮,否则容易导致毛囊发炎。正确方法是用指腹轻轻按摩,遇上较脏或较痒的部位稍微用力即可。洗完头把头发擦干。早上起床后和晚上,洗头很容易引起感冒,因而最好不要在早上和晚上洗头。
【教具准备】教准备指甲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写一个“手”字,再画一双手)提问:这是什么字?你能说说手的用处吗?大家想一想,什么时候用到手?
师总结:刚才大家说那么多要用到收的地方,总起来说,我们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手。
我们学习离不开手,活动、游戏、玩耍也离不开手,手能帮我们做了好多事情,那我们也要常常为自己的双手做两件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勤剪指甲和常洗手)
二、小组讨论
1.指甲为什么要常剪?
根据学生讨论后汇报的结果,再进行小结,告诉学生留长指甲的害处。
2.为什么要常洗手?教学过程同上
3.什么时候要洗手?
根据学生讨论后汇报的结果和老师补充板书:
A饭前饭后
B便后
C吃药之前
B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
E做完扫除工作之后
F接触钱币之后
G在课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
H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
三、读儿歌(小小手)
小朋友,讲卫生。
两只手,洗干净。
剪指甲,好习惯。
防疾病,真健康。
四、学生练习剪指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护理鞋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合作实践等手段,让学生掌握洗鞋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洗鞋,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如何让自己的鞋子变干净。
2.难点:通过学习洗鞋,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洗鞋工具(水盆、鞋刷、香皂、擦鞋布)、微课、课件
2、学生准备:课本、目己的鞋子、洗鞋工具(水盆、鞋刷、香皂、擦
鞋布)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
向学生出示一封神秘来信,原来是小白鞋的求助信,它因为“脏兮兮的”而没有办法参加鞋子王国的狂欢派对。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有没有好办法能够帮助小白鞋?
2、引出课题:《我的鞋子真干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自然引出课题)
活动二:引导探究做好准备
1、开展交流
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平时常见的有哪些类型的鞋子?这些鞋子分别是由什么材质制成的?
2.劳动准备
学生之间开展交流:为此我们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工具?教师适时进行补充。
3、互动题
①根据语音提示指出对应的物品
②找一找,准备好对应的工具和材料
(设计意图:教师参与、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分享的态度。)
活动三:开展实践培养能力
1.说一说
聪明的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材料和工具,那该如何清浩鞋子呢?请你说一说。教师适当进行补充,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2、播放微课《如何清洗鞋子》
清理:利用擦鞋布、鞋刷等工具把鞋子上的泥土初步清理一下,然后取下鞋带,取出鞋垫。
浸泡:接半盆清水,把鞋子放进水中浸透。最好用温水,并加一点洗涤剂,效果更好。
●刷洗:用鞋刷蘸水,再刷一下肥皂,然后从鞋头开始刷洗鞋面。
把鞋面刷干净之后,再把鞋刷伸到鞋子里面来回刷。最后刷洗鞋带和鞋垫。
●漂洗:把刷干净的鞋子再次泡到清水中,用鞋刷把鞋面、鞋里各部分反复刷洗两三遍,直到盆里的水变清。
●控水:把鞋子竖起来,鞋头朝上,控出多余的水。
●晾干:用鞋带把鞋子绑到衣架上,挂在通风处晾干。
(设计意图:对清洗过程的各个要点展开说明,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学习回顾
●排序题:按照先后顺序将下列步骤排列
●互动题:
①洗鞋子一共需要几个步骤?
②每个步骤分别需要做什么
4、动手实践
教师提醒学生给清洗前后的鞋子拍照,以供对比。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鞋子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清洗,老师适时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适时引导、演示,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收获劳动的快乐。)
活动四:交流评价拓展延伸
1、晒一晒
同学们说一说,鞋子刷洗前后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
2、评一评
出示小白鞋的感谢信以及给劳动奖章,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维度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享交流、总结经验、方法的能力。)
3、拓展延伸
除了我们今天使用的刷鞋工具,你知道还有哪些刷鞋的好帮手吗?介绍:刷鞋机和烘鞋器。
(设计意图:发掘生活中的科学、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人们提升劳动的效率)
活动五:记录收获分享感悟
1、劳动日记
在实践过程中你掌握了哪些好方法?又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请以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七、课后活动超市】
小朋友们,今天的学习结束了,而挑战之旅即将开始,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下面的三个挑战中任意选择一个完成。
挑战一:小主人爱整理
请你选择一个合理的分类标准,为家里的鞋柜进行整理归纳,并询问鞋子的主人,用合适的方法清洁每一双鞋子。在清洗过程中你还有没有学会其他的好办法?及时记录下来哦!
挑战二:小侦探展调查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不同材料制成的鞋子,比如皮面的、布面的…还有什么材质呢?人们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制作鞋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聪明的小侦探,请你对此开展调查,并提交一份调查报告。
挑战三:演变中巧呈现
从赤脚到草鞋…再到我们现在穿的鞋子,你知道鞋子是怎么一步一步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吗?作为鞋子研究员,你可以通过查找图书、网络搜索等方法,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下鞋子的演变历史,为我们呈现一份鞋子的“变形记”!
教学反思:
第三课缝纽扣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与实践,使学生们了解纽扣的有关知识,宏扬传统文化
2通过本课实践了解纫针打线结、钉纽扣的方法,学会利用合适的针和线钉纽扣。
能力目标:
1、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老师要求收集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3、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德育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学生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学生收集和汇报资料使学生理解纽扣中的文化。
2,学会纫针、打结、钉纽扣的方法
难点:掌握不同纽扣的不同钉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式各样的扣子、针、录相带、电化教具等。
学生准备:各种针、线、纽扣、卡纸、剪刀等
六、教学过程:
1、趣导入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找出不同的地方?看看谁的观察能力强?(自)
师:那就让我们帮他把扣子钉上。(学生操作)(出示课题)
2、激发学生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了什么样的扣子?(自由答)
师:哪一组汇报一下你们都收集到了多少种类的扣子?
师:好,老师这还有这样的一些扣子,请同学们看一看
师:你能说出衣服上为什么钉扣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出示实物)
师:纽扣有这么多的作用,谁来说一说钉扣子需要什么工具?(出示板书)
工具:针、线
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针,哪位同学到前面汇报一下你们收集到的针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同学们准备好的线,请大家把它举起来(学生展示)
师:钉扣子选择线时要注意线不能太粗,线的颜色也要与扣子搭配好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中是如何教我们钉扣子的,大家边看边想钉扣子需要哪几步?
(录像演示)
(1)纫针:
(2)打线结:
(3)钉纽扣
师:谁来汇报一下钉纽扣一共分几步完成?都是什么?(出示板书)
师:同学们今天带来了很多种纽扣,可在录像中只示范了两个眼儿纽扣的钉法,如果给你一个不是两个眼的扣子,你能钉好吗?(生答)
师:为了保证同学们在钉纽扣比赛中能安全操作,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课件演示)
学生研究实践:
师:希望同学在分组实践时先一起研究一下你带来的纽扣该怎样
钉?(学生研究实践,老师辅助指导)
4、师生共评;
-6-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看一下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钉了几个纽扣?都是几个眼的?(学生汇报展示)师:
谁能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5、师生共结: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今天我们学会了钉纽扣的步骤,希望同学们
从今天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教学反思:
第四课班级图书管理员
教学目标
劳动观念:在服务劳动中培养责任与担当。
劳动能力:掌握图书分类的编码秘密学会科学有效管理图书。
劳动精神:培养团结协作、服务他人的劳动精神。
劳动习惯与品质:养成整理图书的习惯,并乐于在生活中服务他人,具有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图书分类的编码秘密,学会科学有效管理图书。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版块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会经常去图书馆或书城吗?在图书馆或书城你是如何快速找到你想要的图书的?
生分享(询问店员,看分类等)
老师:图书馆或者书城有图书分类的秘诀,让我们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书。那么,我们也可以用这个“秘密”来管理好我们日夜相伴的班级图书角和校园图书馆,让学生在更舒适的环境中阅读。让我们在这节课中研究这个“秘密”。
第二版块探寻“秘密”
1.播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视频。
(播放视频)
2.给图书分类
师:这么多图书,我们先给他们分分类。以前你们试过怎样给图书分类?
学生分享(按作家按图书类型按书本大小等)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中图法》分类。课件出示·
老师:我们小学生接触比较多的书是i文学。这些书是按照书名的第一个字母排列的。
课件出示四本(套)图书,生排序。
顺序应该是:1243
老师:接下来,我们写标签。拿出标签纸,在标签纸上写下这四本书的分类和顺序,比如i1、i2、i4、i3,贴在对应的书脊上。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套书不止一本,如何继续编码
3.给图书编码
师:以《中华上下五千年》为例,分为上下两册,我们可以简化编码方式,将上册编码为T4-1那么下册就是T4-2,我们在找图书的时候就目了然。请你为《森林报》各分册编码。
4.制作班级书籍目录
老师:如何登记分类编码的图书目录,方便学生借阅和图书管理员管理,防止图书丢失?我们可以做一本班级用书的目录。
擅长计算机的同学请打开计算机excel,制作以下表格。电脑不好的同学也可以用笔记本手工注册。生进行图书登记操作。
5.头脑风暴:规范图书管理
老师:古人云:“不守规矩,不成方圆。”老师上课前拍了一些班书的乱图,你可以继续补充。如果你是图书管理员,你会怎么做?分组讨论,完成书中的表格。
展示:班级图书乱图(图书随意销毁,图书不登记,图书长期不还等。)
小组合作,完成此表,并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
第三版块秀出成果
1.发表评论
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研究,请同学们进行自我评价,看看你在以
下几方面中得到几个奖章,并进行小组内互评。
2.阅读:《中国图书分类法》(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
图书馆管理是一门学问。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轻松高效地管理课本书。同时,你也可以在学校图书馆的布置中运用这个技巧。虽然当一名图书管理员很辛苦,但它也可以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说为别人服务是一种美德希望同学们可以轮流当图书管理员,努力成为体验班级服务的志愿者。
[板书设计]
班级图书管理员
图书分类
图书编码
图书目录
教学反思:
第五课菊花的种植与养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了解菊花的起源、生活习性、种类。
【能力目标】熟悉菊花的繁殖方法,掌握菊花的栽培技术。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菊花的艺术价值,体会园艺师的辛苦,激发创造美好
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了解菊花的种类。教学难点:掌握菊花的栽培技术、。
三、教学用具:盆栽菊花、刀片(小刀)、带土的花盆、小木棍、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出示一杯菊花水,由菊花水的功效(消暑、生津、润喉、养目,还能解酒),引出菊花的用途(可以做菊花粥、菊花糕、菊花羹、菊花肴等,菊花的香气有疏风、平肝之功,嗅之,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引出课题:《菊花的栽培》
【扣标合作】:自学、交流、回答
【目标一】菊花的起源
菊花起源于我国,始于何时,虽无确切记载,但在战国时屈原的《楚辞。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东晋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赏菊诗。可以说明菊花在我国已普遍栽培,距今已约有1600年的历史。
近年来,我国菊花生产发展很快,历届展览的水平不断提高,菊花现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花卉,其产销量居四大鲜花之首。下面请欣赏:课件:欣赏菊花的艺术造型
师:五颜六色的菊花将公园点缀成花的世界,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以花为媒,以菊会友。
【目标二】菊花的分类
1.按颜色分类:课件:(欣赏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菊花)
白、绿、黄、橙、粉、红、紫、杂色、复色、间色等10个品种。
2。按花茎分类:课件:(欣赏大花和小花)
小花:花茎6厘米以下,茎较细而分枝多,叶小而薄,花絮多而密生。
大花:花茎6厘米以上,茎较粗而分枝少,叶大,花型丰富多样。
3.按瓣型分类:课件:(展示菊花的各种瓣型)
平瓣菊:花瓣平展,基部筒管部分在全长I/5以下,以平瓣多数为准。
匙瓣菊:在盛开时,花瓣基部结合成管,上部开裂成匙状,管状部分
为平展部
分的1/3至2/3。
管瓣菊:舌状花管状,先端如开放,短于瓣长1/3
桂瓣菊:在盛开时,花形呈花心盘状或星芒状;花瓣为管状,管端不规则开裂或闭合,类似桂花,故称桂瓣。畦瓣菊:如白毛刺、黄毛
【目标三】菊花的生活习性
菊花也叫黄花、秋菊。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茎基部木质化,茎青色至紫褐色。菊花性喜气候凉爽,耐严寒、霜冻,怕酷热。菊花尤其以
小菊类耐寒性更强,凌寒不凋,常被文人誉为“花中君子”。菊花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忌积涝及连作。温度在10℃以上隐芽可以萌发,20℃至25℃的温度最适宜生长。
菊花在我国不仅品种多,且花姿、花型千姿百态,十分秀丽。数千年来,菊花在我国劳动人民特别是在园艺花卉家们的辛勤培育下,已培植出大约3000多个品种。
【目标四】菊花的繁殖(课件展示)
菊花适应性强,生长力旺盛,栽培容易,管理简单。繁殖以扦插、嫁接为主。正象人们所说的:3月分株,4月插,5月嫁接,6月压,其进行的办法分别是:(先看视频:《菊花的步骤)
1、分株法:将其植株的根部全部挖出,按其萌发的蘖芽多少,根据需要以1—3个芽为一窝分开,栽植在整好的花畦里或花盆中,浇足水,遮好荫,5—10天即可成活。用这种方法繁殖的株苗,强壮,发育快,不变种。
2、扦插法:可分为芽插、枝插两种。
(1)芽插:在菊花母株根旁,经常萌发出脚芽来,当叶片初出尚未展开时,作为插穗进行芽插,极易生根成活,且同分株法一样,生命力强,不易退化。
(2)枝插:在4—5月期间,可在母株上剪取有5—7个叶片,约10厘米长的枝条作插枝。将插枝下部的叶子取掉,只留上部的少部分2—3片,
插枝下端削平,扦插时不要用插枝直接往下插,可用细木棍或竹签扎好洞,然后再小心地将插枝插进去,以免刺伤插枝的切口处或外皮。插枝的入土深度,约为插枝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插好后压实培土,洒透水,在温度15—20℃的湿润条件下,15—20天可生根成活。待幼苗长至3—5个叶片时,即可移茵栽植在苗圃或花盆里。
(3)嫁接法:人们通常多用根系发达,生长力强的青蒿、白蒿、黄蒿为砧木,把需要繁殖的菊花株苗作接穗,用劈接法嫁接。其劈接的方法是:先选好砧木和接穗,然后将砧木根据需要的高度处切掉,切面要平整,并在切面纵向切割;接穗下部入砧木处两侧各削一刀,使接穗成楔形,插入砧木纵切口处,但必须注意将接穗和砧木的外侧形成层对齐,劈接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此举,然后绑扎即可。般株上可接1—6个或8个接穗,要视砧木粗细来定。接好后要适当遮荫,以防接穗萎蔫而失败。待接穗成活后,切口已全部愈合好,才
可取掉绑扎带,同时应抹去砧木上生长的小枝叶。
(4)压条法:待菊花枝条较为老化后,可采取连续压条法或室土培压的办法进行。先选好距离地面较近的健壮枝,除去土压部位的叶柄,并在此处稍破坏一部分表皮到木质部,以便结痂易在此处生根。待生根后,在叶腋间长出新枝10—15厘米时,分离母株,若是连续压的也可各自分离,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株苗。再待一段时间后移株。
【目标五】、菊花的管理
一般来说是比较简单,但要培植标准菊:“即花体丰满,花色鲜艳,花型端庄,花姿明丽;株型适中,叶片整齐;雄壮品种,丰硕健美”的那种菊来,也确实是不容易的。所以菊花的管护,要注意水、肥、管三个字。因菊花从2月底或3月初即开始萌芽,到10月至11月花谢方止,中间生长期需十来个月,菊花因生长期长,且生长发育旺盛,所以求高容易求低难。现在可用矮化素使之矮化。为了使花朵硕大,中后期,特别是后期要抹腋芽和摘取一部分花蕾,以保证所留花蕾的营养需要。一般要注意
以下几点:
(1)适期控肥:
菊花喜肥,若施肥不当易引起徒长,施肥过多,则株高叶稀,因此基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施追肥不可过早,如果叶片小而薄、叶色泛黄,可多次喷施0.1%尿素水至转绿时为止。如出现缺磷、钾肥等症状,应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花市有售)。立秋后至开花前,肥水宜充足,其浓度要逐渐增加,并应注意增施磷钾肥,可使花色正、花期长。
(2)适时适量浇水:即使是生长旺盛期,每天的浇水量也只需保持到白天中午蒸发所需的水量,即每天早、晚给叶片喷一次叶面水。
(3)适盆换土:
菊花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需要换盆2—3次。幼苗期移栽在直径约12厘米的小盆养护,壮苗期换入直径约15厘米的盆内培养,花蕾分化前再换入直径约20厘米左右的盆中培养,这时应适时加施肥料,只有这样,花盆逐渐增大,盆土逐渐增多,才有利于供给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适量水肥。切忌大盆养小苗或小盆养大苗。若发现枝叶过盛,可去掉部分宿土或须根。
(4)及时摘心:
及时摘心可促发侧枝,有效地压低株高。盆栽的摘心时间和次数,因不同选形艺术而异,一般留4—7朵,菊苗定植后留4—5片叶摘心,等其侧枝长出4—5片叶时,每个侧枝再留2—3片叶进行第
二次摘心。
(5)抹芽疏蕾:菊花壮苗期,萌发出许多腋芽,需及时用手指捏掉,否则消耗大量养分,且能发出许多小侧枝,使植株显得杂乱无章。孕蕾期,在顶蕾下的小枝上有时出现旁蕾,除因需要保留的以外,也应及早去掉旁蕾,促进顶蕾肥大。
(6)控制株型:除修整枝芽外,还可通过针刺、捏枝使之养分输送受阻,而生长缓慢。要保护好叶片,特别是下部基秆上的叶子要保护好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注意虫害,施肥、浇水要适当、适宜,精心管护。
【目标六】小组合作。实践探究
1.按6人一组,进行菊花的扦插和嫁接。
2.填写课题研究表,明确分工。
3.实践活动:
菊花的栽培(分株、扦插、嫁接、压条。)
【目标七】成果展示
1.把本组扦插好的菊花拿上讲台展示:
2.评选最美菊花:
每组做好记录,选出几盆最好的上台展示。
3.教师总结评价:
教学反思:
第六课采摘花生
一、活动目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了让同学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面,感受丰收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特组织本次活动。
活动时间:
20x年10月1日全天
三、集合地点:
小学门口东侧;集合时间:早上
四、活动地点:
五、参加人员:
四年级 班全体同学(向老师报名者),家长自愿参加(提前向老师报名,或通过学生向老师报名)。
六、人员分工及职责
1、负责人:家委会全体成员
全面负责本次活动的协调及安全工作
2、活动分工:李文钰家长负责花生地及厂房现场参观的布置;摄影:(马琪成家长)录像:(孙可欣家长)车辆(尽量大型车)安排(3)辆:(提供车辆者
向张老师提前报名)人员清点:(周发韧家长)行走队纪律负责:(徒步行走需要家长照看,初步定张子璇、王淑颖、朱荣春等同学家长,另外参加徒步行走的家长可直接向张老师报名),。
3、活动前由班主任强调安全问题,了解学生身体情况
七、活动过程
1、从实验小学步行约12里路到寒亭街道大埠村。行程路线:丰华路向北、北环路向东约4000米、见苗木花卉的牌子后向北约500米、见路口向东约1000、叶家庄子村向北约500米即到目的地。途径苗木基地、叶家庄子新农村建设基地、部分小工厂、花生采摘现场。
2、(1)参观一下苗木种植基地·约15分钟
(2)参观一下部分厂房的操作间·约40分钟
(3)到花生种植基地采摘花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时间。
八、注意事项:
1、徒步行走:来、去徒步走:不陪同孩子的家长下午4:00准时到出发地点接孩子
2、一切行动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指挥,紧跟队伍,不掉队。家长随时监控班级学生的情况,紧急问题及时和班主任联系
3、进入活动场地以后,重点注意安全、珍惜劳动果实,保护好基地种植环境。在家长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队要向家长请假。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背包,里面备好中午所需食品、湿巾、小毛巾等,特别注意备足饮水。另外准备一把小铲子;最好带遮阳帽。
教学反思:
第七课我为父母做晚饭
一、教学背景
基于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但对劳动课程却并不了解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本课通过图片的分解说明和视频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实践的方法,通过询问家人来搜集信息资料,为家人设计一份合适的菜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认知性目标:通过学习,初步了解膳食营养搭配的基本知识。参与性目标积极参与为家人做顿饭的活动。体验性目标:亲历为家人做顿饭的过程感受家务劳动的乐趣。技能性目标:掌握为家人做顿饭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创造性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学习为家人设计一份适合他们的菜单。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为家人做顿饭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亲历为家人做顿饭的过程,感受家务劳动的乐趣。
五、工具及资源准备
小视频、PPT、反思收获表格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主题
1.观看PPT展示的图片,感受平时吃饭场面。
2.说一说:同学们,看完这些吃饭的场面,说一说你的感受。从而引向为家人做顿饭的活动。
3.出示课题
(二)学习方法,感知操作
1.学一学:我为家人做顿饭基本步骤是什么呢?2。引导学牛看图片,初步感知做一顿饭的基本步骤。
(三)分解操作,方法指导
1.问一问:在制定菜单前,我们可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用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制定菜单。
2.通过图片与视频,引导学生学会准备与处理食材
3.通过图片与视频,引导学生学会烹饪。
(四)总结方法,课外实践
1.总结为家人做顿饭的基本步骤
2.布置课外实践活动
(1)课后实践活动一: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为你的家人设计一份适合他们的菜单,并按照菜单为家人做一顿饭
(2)课后实践活动二:为家人做一顿饭后请完成“我为家人做顿饭”的活动登记表。
教学反思:
第八课灯笼我会做
教学目标:
1、知道灯笼的制作方法,尝试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
2、在做做玩玩中感受新年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生活中已认识灯笼。
(材料准备)ppt、人手一份灯笼制作用具、四年级学生准备废旧盒子假设干、胶水、丝带等
重点与难点:
知道制作步骤。能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
一ppt,欣赏灯笼
1、欣赏灯笼照片,认识元宵节。
2、讲讲说说,话元宵:
(1)元宵节的来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2)讨论话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灯笼?灯笼上有些什么?
二、制作灯笼
1、出示范例灯笼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画上新年中人们的活动——将纸对折——在对折的纸中间剪出一条条的分叉(不能将纸剪断)——翻开纸张粘合——添上穗子和装饰物。
3、强调制作步骤,分叉不能将纸剪断。
4、四年级学生制作,教师帮助巡视。
5、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
三、玩灯笼、装饰教室
1、在音乐声中拉灯笼、玩灯笼。
2、为教师装饰灯笼,感受节日气氛。
延伸活动:在区角活动中制作收集到的'盒子灯笼。
教学反思:
第九课取快递寄快递
活动目标
1、了解快递及快递中的物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感受快递员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体验快递员工作的辛苦与快乐。
3、学会运用L貌用语与人沟通,懂得关爱和感恩。
重点难点
重点:扮演“小小快递员”体验快递员的工作难点:感受快递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在活动前,我们玩了小小邮递员的游戏。知道快递的意义。
(2)增加学生对快递兴趣和感知。物质准备:
(1)快递员图片,快递帽
(2)幼上与教师一起收集各种大小不同的快递纸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猜一猜,当当当,教师扮演快递员入场,阅读地址,问:这里是一班吗?这里有你们的快递。
2、我的职业是什么?这个快递的主人是谁?那我是怎么知道这是你们的快递的呢?快递是怎么到我们身边的呢?(感受送快递的多种途径及使用的交通工具)
3、请自由讨论。
小结:原来快递上面都有姓名,地址和电话,这样就能找准快递的主人啦。
二、基本部分
1.猜一猜,一友们,你们猜猜我的快递箱里面是什么东西。
(1)请摇一摇,闻一闻,听一听,感知箱子里物体的特性和神秘,
大胆猜想。箱子中有什么声音?有什么味道?重不重呢?猜一猜里面会是什么东西呢?
(2)请闭上眼睛,教师拆开快递,原来是铃铛和油画棒。为什么会给我们小朋友寄铃铛和油画棒呢?那铃铛可以放在哪个区中使用?油画棒呢?
(3)又是谁辛辛苦苦从很远的地方将这些我们需要的物品送来的呢?
小结:原来箱子里的东西是我们生活中需要的物品,所以,我们才会购买,并由快递员叔叔为我们送到家中。
2.说一说,你收到过或是寄出过快递吗?
(1)小朋友,你在家中收到过快递吗?收到过什么物品呢?
(2)你收到的物品,是干什么用的呢?(再次感受快递来的物品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体会快递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你的快递是谁给送到家中的呢?还用再走很远的路去搬大箱子吗?(感受快递员叔叔为我们将快递送到家里的便利)
小结:没想到,有这么多小朋友都有过接收快递的经历,我们需要的物品,无论大小,无论轻重快递员叔叔都会不辞辛苦的将它们准时送到我们的身边。
教学反思:
第十课锅的使用方法和保养
锅是一种常见的炊具,它具有传热快、耐久耐用、易干清洗等优点,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正确使用和保养锅并不容易。为大家介绍锅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锅,让它们更加耐用。
一、正确使用锅的方法
1锅的预热
在使用锅之前,必须注意预热。预热的目的是让锅均匀地散热,以便更好地烹饪食物。预热的方法是将锅放在中小火上加热,直到锅表面均匀散发热量,手感热度适中即可。
2锅的烹饪
在使用锅进行烹饪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当的温度:锅的传热速度很快,因此要控制好火候,以免食物烤焦或煮糊。
(2)不要用锅煮酸性食物。锅容易被酸性物质腐蚀,所以不要用锅煮酸性食物,如番茄、柠檬等。
(3)不要用金属铲子或勺子搅拌,锅表面容易被刮花或损坏,因此不要用金属铲子或勺子搅拌食物,可以使用木质或塑料勺子。
3.锅的清洗
使用锅后,要及时清洗。清洗锅的步骤如下:
(1)用清水将锅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冲洗干净。
(2)用洗洁精或肥皂水清洗锅表面,去除油污和污渍。
(3)用清水将锅表面冲洗干净,然后用厨房纸巾擦干。
(4)在锅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植物油,以防止锅生锈
二、锅的保养方法
1.锅的储存
在储存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锅必须完全干燥:锅不能有任何水分,否则容易生锈。
(2)锅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锅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否则容易生锈。
(3)锅要与其他铁制品隔离:锅不能与其他铁制品接触,否则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导致锅表面受损。
2.锅的保养
锅的保养方法如下:
(1)不要用金属清洁剂清洗:锅表面容易被金属清洁剂刮花或损坏,因此不要用金属清洁剂清洗。
(2)不要用刷子刷洗:锅表面容易被刷子刮花或损坏,因此不要用刷子刷洗。
(3)不要用高温烘干:锅不能用高温烘干,否则容易变形或产生裂纹。
(4)经常涂抹植物油:经常在锅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植物油,以防止锅生锈。
总之,正确使用和保养锅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锅更加耐用,并且可以更好地烹饪食物。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和保养锅。
教学反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