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骗局
·1·
第一章 合同诈骗及防范对策
一、表面自己吃亏,实则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在经济生活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诈手段与其他单位、经济组织或个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一)明辨合同诈骗
1.采取欺诈手段,签订虚假合同。为了利用“合同”这一合法形式,达到其骗取财物的非法目的,行为人首先是对他人作出虚伪的表示,使人对虚假的事情信以为真,并使人在因此而形成的错误判断的基础上与之签订合同。这是合同诈骗的最基本的特征。
2.利用合同进行诈骗者毫无履行合同的诚意,仅以骗取财物为目的。行为人有无履约能力和履行合同的诚意,是判断其是否为合同诈骗的重要依据,但这不是当然依据。
对于履行合同的能力来说,在订立合同时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以后也不可能取得这种能力,与他人签订合同的目的,就是蒙蔽对方、获取财物;或者虽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但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只是把这种履行能力当作诱饵,骗取信任而与他人签订合同,从而占有财物。这两种情况当属合同诈骗。而签订合同时不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如没有资金、货源等,但事后经过努力,凭借主观上的经营活动能力,创造出了履行合同的条件,并履行了合同,这种情况就不属于合同诈骗;或者当时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但签约之后由于经营不善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其丧失了履行合同
发表评论